
一直在想阿里山的日出究竟有什麼特別.
小姨對我吃喝玩樂的索求一向有問必答. 這次我們下了阿里山的訂單, 就連天氣也一概全包, 有晴有雨有雲有霧, 且都是正逢其時: 日出的時候天氣晴, 落雨的時候有亭閣, 漫步巨木森林時濃霧瀰漫. (小姨, 在下這廂如此的狗腿, 無非是替下回鋪路...)
說到阿里山. 捷夫跟著我到台灣, 這回已是第五次. 他的護照上蓋滿了台灣的章. 對台灣死忠之程度, 大約只有到台灣參觀電腦展的可與之相比. (我們這次才發現台灣電腦展的頻率已從一年一度增加到每季一次, 科技進展之速度可見一斑). 蒞台五度, 雖不至台灣走透透, 腳印也大約涵蓋了所有觀光客必經之地: 從北到南, 九份陽明山故宮太魯閣七星潭鯉魚潭春秋閣澄清湖墾丁... 我這個當嚮導的開始要絞盡腦汁取悅這位阿嘟仔. 想想雖然還有幾個離島的景點還未涉足, 但高山對生長於一片平坦的美國中西部的他可能更有趣些. 再用運輸工具來篩選(bye-bye 玉山), 阿里山便成了榜首. 我私心裡對阿里山還有許多大學裡的回憶, 這就等以後有機會再提了!
搭九人座的小巴從嘉義上山. 這個司機做完了景點介紹後竟開始強輸道德觀. 我這個免疫力弱的人幾乎經不起摧殘險險就要暈車(想吐). 幸好捷夫中文還沒輪轉到聽懂的程度, 否則可能要把這司機打入基礎教派一流. 老爸開始朗誦大陸團昨日剛在新中橫某地摔車, 算是轉移了運將先生的宣教熱忱. (各位開車的朋友可注意了! 下坡時不要猛踩煞車, 否則擋仔可是會失靈的! 切記!)
同車的還有一對... 情侶(穿著情侶裝, 結婚的夫妻是不來這一套的 - 有證書的不用靠外表來宣告). 媽媽問他們是不是來度蜜月, 男的回答"也算是." 我在旁邊偷笑. 真是"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但我到現在還搞不清楚這個玄機甚高的答案. 是就是, 不是就不是, 我還真是參不透. 不過他們對爸媽甚好(喚他們巫公巫婆, 夠有禮貌的吧!) 回程時在嘉義車站又碰面, 女的還忍不住告訴媽她年輕時一定很漂亮... (有眼光更有勇氣!!讚美就是要說出來才算!)
我們住在阿里山賓館的小木屋. 地段佳, 離隔天清晨撘小火車上祝山的沼平車站只有幾步路. 但室內的陳設是老舊了些. (那位姓黃的學長, 這也許是您賺六億裡的投資機會). 阿里山假期時住宿一位難求, 業者也許便沒有更新硬體的動機. 不知何時消費意識才會覺醒. 或者供給需求這最基本的經濟理論仍將操縱阿里山的休閒品質. 只要日出雲海仍在.
隔天清晨五點前大伙兒便起床了. 我和捷夫倆下半夜半夢半醒地豎著耳朵聽著某種動物翻攪我們糧袋的窸窣聲, 而老爸睡在旁又不好開燈, 所以當起床號一響, 我們都有"既期待又怕受驚駭"的感覺. 斜眼看著放著早餐的位置, 我們很有默契地不吭一聲. 只是後來我注意到他沒碰最上面的那一片土司...
到沼平車站已是人潮, 後來聽在祝山的解說員說道這卻是近來人最少的一天. 上了火車只剩站位, 一車看似沒睡飽的乘客, 但一到了祝山站馬上又是精神奕奕生龍活虎. 捷夫忙著拍這種蛻變的奇景 (不知為何, 我心裡浮現的是抗日時期逃難的景況). 解說員挺策略性地用激將法把人潮分成兩派: 能走的往上, 日出更美. 我們在車站拍照時和爸媽三姨小姨分散(我逃難的聯想), 這會兒我猜他們一定往上, 結果卻是猜錯. 想來我雖有體力, 但他們憑腦力與經驗一眼看穿了解說員的伎倆.
隨著四季的移轉日出的位置也為之更動.面對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其實完全沒有"小天下"的感覺. 原本堅硬的山稜,在清晨雲霧嬝繞中竟有一種出奇的柔軟.解說員開始耍寶推銷他的玉山之旅以及當地特產.然後,太陽升起.我耳裡響起了天鵝湖的清晨.
日出本身想來其實是反高潮(anti-climax). 所有的前戲對感官的刺激較日出猶有甚之. 但由於日出的時有時無, 所以其地位無從取代. 你可以搭最棒的交通工具住最好的旅館養精蓄銳地上祝山, 甚至到最後還向當地小販買了你沒準備的遮陽鏡, 太陽露不露臉仍然不在你的掌控之中.
這也許解釋了阿里山的日出朝聖, 可以是函數的極大值:
日出的特別性=交通便利(過與不及都不行)*週邊環境*前置作業*時有時無*四季變換
或者只是佛洛伊德理論.

(在此深深感謝同行的爸媽三姨小姨及表妹媛媛.)